skip to Main Content

龙华科技大学学生获得国际科技发明比赛分享会

(新纪元学院讯)2014年6月9日(星期一),台湾龙华科技大学陈佑莉老师、林芳苓老师及曹瑞和老师带领11位获得国际科技发明比赛的得奖者来访新纪元,与新院学生分享参赛作品。 在交流中,陈老师表示,此团全体团员首次到马来西亚,同时也是初次到访新纪元学院,非常高兴有机会拜访新纪元学院。此外,来访行程为期五天,行程里唯有到新纪元学院参访与分享。新纪元学院行政部主任叶汉伦介绍新纪元学院的历史背景与办校理念,并介绍马来西亚教育状况及长久以来本地华人,在文化教育上的紧密合作。 交流结束后,安排了一场分享会让11位获得国际科技发明比赛的同学与新院学生交流。分享会中,龙科大同学以英文方式呈现如何制作作品、比赛规则、遇到障碍时如何改造作品、播放参赛作品等。 龙科大同学说,竞赛时都以中文方式呈现,首次使用英文方式呈现其作品,练习了3个星期至1月左右,心情非常紧张。借由此分享会,新院学生获益良多。

Read More

世界华语微电影比赛

“选择;生命”-- 宝宝的生命;在您的选择与决定! 世界华语微电影比赛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影视爱好者可以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 这是一个挽救生命的平台,也许通过了各位的微电影就能让想堕胎的人们多一份的反思。 希望更多朋友能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把这次“选择;生命”微电影活动做成一次影响更多人的广善  活动,一起努力为我们共同的愿望——保护每一个本不该受伤的无辜小生命。 即日开始经初选赛后选出50人由我们的评审团选出10个最优秀的作品。获奖前10名可以得到丰厚的奖金,获奖者需前往北京参加颁奖典礼,机票食宿全包: 第一名:30,000美金   第二名:15,000美金   第三名:10,000美金 我们还有安慰奖给三甲后的七名,每人可获1,500美金! 参加集“赞”活动,集“赞”最高者可获得免费欧洲多国双人旅游 此次以“选择;生命”为主题的微电影比赛,马来西亚白东方有限公司赞助200,000美金。 活动截止日期:2014年7月17日 有关《“选择;生命”-- 宝宝的生命;在您的选择与决定!》的详情,可到活动网页查询或联系相关单位 http://www.hywdy.org ,http://hywdy.org/contact.html。

Read More

台教长:将向退休教师宣导 尽速落实赴马教独中

(台湾‧台北22日讯)台湾教育部长蒋伟宁允诺,台湾教育部将尽速促成并落实让台湾退休优质专业教师到马来西亚独中执教的计划。 他说,教育部愿意在台湾推广和宣导台湾退休教师赴马独中执教计划,让更多合格教师了解计划内容。 蒋伟宁日前在台湾教育部接见由留台联总会长李子松率领的31人参访团,并于交流会后,接受大马媒体专访时发表上述谈话。留台联总一行人之前也拜会了台湾总统马英九。 台培训教师超过所需他说,台湾每年所培训的合格教师确实超过所需数量,因此会给予大马独中协助。此外,他也希望马来西亚独中能提供适当的配套,吸引台湾合格教师前往教学。 他指出,退休教师比较容易参与这项计划,因为年轻教师若到大马教书几年,回台湾后虽没有续薪的问题,但是将在马来西亚教书的年资带回台湾,在制度上却有困难。 余安:独中缺教师不敢开班 留台联总教育学术组主任余安指出,许多独中因为教师不够(数理科尤其缺乏),而不敢多开班,将学生拒于门外。该组织建议台湾派数理科经验丰富的教授到马,开办短期师资培训班。 余安也说,目前已有一位台湾退休教师成功到马执教,这说明整个作业流程,包括工作准证都不存在问题。 蒋伟宁说,台湾教师五十出头就退休了,可能还有十几二十年可以健康地教书,成功的案例是很好的推动力。 他也认同“培短期师资培训”是个可行的概念,并允诺将请台湾师资培育司做出安排,进一步探讨合适的方式。 他也建议,以长远而言应该鼓励更多大马学生参加台湾大专院校的师资培训课程,毕业之后就可以回国填补空缺。 马学生欲升研究所被拒 “承诺实行动解决” 在谈到大马侨生在台湾完成学士学位后,欲升上研究所时面对的问题,蒋部长也承诺会采取行动,来解决研究所拒绝侨生的问题。 在留台联总提呈的备忘录中提到侨生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包括因为所分发科系非所愿,或因其他原因放弃赴台后,就无法再以外籍生身份申请留台、侨生本科毕业后无法以外籍生身份升学研究所。 蒋伟宁在回应时指出,教育部会进一步了解后,做出处理。他表示会尽快与侨委会沟通,定期针对相关事项做适当处理。 “你们希望学生的身份可以较自由地做出改变,我们会对此进行讨论。” 王绥恒建议以台名义招生 留台联总升学辅导组副主任王绥恒建议,台湾不要再分别以侨委会、教育部两个单位招生,而直接提高到以台湾的名义招生,因为无论是侨生或外籍生,其实都是大马学生。 他说,目前的情况是,“侨生”完成本科,想要在台湾继续研究所时,在只招收外籍生的条件下,就会被“侨生”身份卡住。 他说:“其实这之前我们也跟两个单位不止一次提过这个问题,但是侨委会有侨委会的考虑,教育部有教育部的考虑。” 蒋伟宁回应时指出,侨生绝对不该在升研究所时受阻碍,教育部需要在这方面作出检讨。 “因应台湾少子化现象,对于未来留才,行政院会议将讨论未来留台生留在台湾工作的机会,让留台生更自由地选择留下来工作一阵子再回去,或毕业后直接回国。因为马来西亚来台湾念书的小孩都是不错的,都很有竞争力。 “既然我们对留下来工作方面都有更弹性的处理,那在升学方面当然更不应受到影响。” 留台联总参访团向台湾教育部提呈的备忘录共有6个事项,其中包括“简化马来西亚籍学生以外籍生身份申请赴台就学办法”、“简化马来西亚籍学生学历验证程序”、“中五毕业生或独中高二肄业生赴台升学要领”和“补助留台联总台湾游学团”。 将进一步研究 侨生外籍生应同等对待 蒋伟宁认同,侨生与外籍生应受到同等对待。 记者询及硕士和博士外籍生一被录取就豁免学杂费,侨生却没有如此待遇时,他承诺将进一步研究,并强调两者理应获等同对待。 他坦言,各个学校为了冲外籍生的指标,在政策上确实给外籍生较高奖学金,以招收更多外籍生。他说,目前教育部正在检讨这样的情况,认为那是不应该发生的现象。 他也说,侨生的奖学金从规模、得到学生的比例来看,并不会输给外籍生,基本上还是持一个等同对待的方式。 争取人才 欢迎大马生留台工作 蒋伟宁对大马留学生和人才表示高度肯定与欢迎。他在交流会中一再重申,非常乐见将来放宽门槛后,大马留台毕业生愿意留在台湾工作。 “未来,我也乐见有一部份马来西亚人留下来工作,或是留下来一段时间也很好,人才其实是全球的各个国家都在争取的。” 蒋伟宁去年来马为留台联总所举办的“台湾高等教育展”主持开幕时,为了鼓励更多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到台湾留学,决定将原本每年给大马学生10个名额的奖学金翻倍到每年20个。 谈反服贸学运 “学生应理性表达诉求” 针对台湾大学生反服贸而展开的“太阳花学运”,蒋伟宁指出,他支持学生关心公共事务,但在表达诉求时,必须保持理性。 他认为,在跨越红线的部份,学生们做得并不理想,并且应该审慎地思考。…

Read More

华南理工大学首次来访

(新纪元学院25日讯)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中国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毅仁、国招生际教育学院办主任陈冬梅、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办主任张庆伟及国际教育学院招生办项目主管周文斐,与行政部主任叶汉伦、教育系讲师王睿欣、国际交流处主任陈心瑜进行首次交流。 华南理工大学直属中国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大学,也是中国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坐落在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毗邻香港和澳门。2012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华南理工大学名列世界500强,其中工科排名进入全世界前150名,化学学科的排名进入全世界前200名。 1952年建校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生物医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经管类、人文类专业也是在整个中国排名靠前的,并且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名牌大学的优势,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好。华南理工大学提供的本科专业,既有中文授课的专业,也有英文授课的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特别设立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马来西亚优秀留学生奖学金”,以资助优秀的马来西亚学生到华南理工学习。有意愿申请到华南理工大学就读的同学,可在2014年5月25日前报名。 详细信息请参见附件1。 奖学金申请表请参见附件2。 详细专业开设列表请参见附件3。 华南理工大学学费请参见附件4。

Read More

台湾国立新竹教育大学春假来访

(新纪元学院讯)2014年4月1日(星期二),台湾国立新竹教育大学体育系副教授兼师培中心学程与实习组组长刘先翔率团带领8位竹教大学生到访新纪元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春假之旅。 除拜访新纪元学院之外,也到访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幼儿园及国民型小学参访,藉此让团员更为了解马来西亚的教育文化和环境。 首站参访,为焦赖十一哩国民型华文小学参访,由董事长钱锦发先、校长韦亚兴、董理事、家教协会主席及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在交流会中,校方为来宾呈现了该校建校之过程,来访团则为大家分享竹教大的文化、教育及环境等。 隔天,文化推广中心主任杨靖耀、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罗燕婷及3位新元同事带领参访团参观士毛月新村华小、士毛月信义会幼儿园及SMK TAMAN JASMIN 2。 此次行程也参访了中华人文碑林、沈慕羽书法纪念馆、古色古香的马六甲及吉隆坡著名胜地等,为此次的旅程划下完美的句点。

Read More

树德科技大学访问新纪元大学学院

(新纪元大学学院讯)2014年3月3日(星期一),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国际及两岸事务处处长郑时宜及国际及两岸事务处交流合作组组长马淑卿,与新纪元大学学院院长莫顺宗、教育系主任王淑慧、美术与设计系主任Ambrose Poh、美术与设计系讲师骆孝源、公关处副主任吴振声及国际交流处主任陈心瑜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首次抵达新纪元大学学院的郑处长表示,非常高兴有机会拜访新院,愿两校有更密切的联系以及国际上的合作。莫院长说,除了原有的2+2双联学制,可开拓硕士课程。马组长提议,可规划两周幼教游学团,让幼教老师从中学习及体验两国的幼教文化。 树德科技大学於民国75年於高雄县燕巢乡筹办「私立树德科技学院」。民国86年奉准成立后,并於民国89年8月1日起奉教育部核准正式改名为树德科技大学,成为南部地区第一所技术学院改名为科技大学之学校。目前设有管理、资讯、设计、应用社会及通识教育等5个学院,包含1个博士班、12个硕士班、19个系、3个学士学位学程及6个科;招生学制有博士班、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四年制及二年制之学士班、进修转校,学生人数逾万人。

Read More

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来访

(新纪元大学学院13日讯)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国际事务处国际长管幸生带领国际事务处国际专员林君烨及国际事务处李紫韵抵达新纪元大学学院,与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行政部主任叶汉伦、美术与设计系主任Ambrose、美术与设计系讲师骆孝源、国际交流处主任陈心瑜及公关处副主任吴振声展开此次的交流。 莫校长热烈欢迎来访团的到来,介绍新纪元学院的历史背景与办校理念,并介绍马来西亚教育状况及长久以来本地华人,在文化教育上的紧密合作。管国际长播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的介绍短片,让与会主管对于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更加认识。 双方在交流当中收获不少,也期望日后在学术研究有更密切的联系以及国际上的合作,加强往来,互相受益。林君烨表示,新元学生表现相当优秀,目前有两位新元生都在国际事务处担任工读生。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成立于1991年,为技职教育之高等学府,在历任校长及现任校长侯春看博士卓越的领导,历经23年成长发展、现有工程、管理、设计、人文与科学等4个学院,20各系、26个研究所硕士班及12个研究所博士班,学生人数近一万人。

Read More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来访

(新纪元大学学院4日讯)2014年1月4日(星期六),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普通话教育研究及发展中心主任林建平与资深讲师汤志祥, 由马来亚大学语言暨语言学院庄晓龄老师及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唐威杰陪同来到新纪元大学学院,与莫顺宗校长、行政部主任叶汉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伍燕翎、教育系主任王淑慧及国际交流处主任陈心瑜进行交流。 教育学院由1965年开办「学位教师教育文凭」课程始,已肩负起培训教师的使命。四十多年来,学院已有长足发展,现时更有为新入职及在职教师,以至各范畴的教育专才,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及高级学位课程。 目前,教育学院共有专任教师八十余人,学生一千七百余人。开设的课程包括博士课程,硕士课程,学位教师教育文凭(中学及小学)课程,以及全日制及兼读制学士学位课程;各课程分隸学术、专业及语文三个教育课程委员会,开设科目逾三百五十个。学院並为大学其他院系的本科生提供教育学和体育的通识教育课程。 莫校长热烈欢迎来访团的到来,介绍新纪元学院的历史背景与办校理念,并介绍马来西亚教育状况及长久以来本地华人,在文化教育上的紧密合作。双方在交流当中收获不少,也期望日后在学术研究及短期师资培训上有更密切的联系以及国际上的合作,加强往来,互相受益。

Read More

台湾姐妹校 逢甲大学参访新纪元

逢甲大学李秉乾校长率领团员一行4人,於2013年12月12日下午2时正抵达新纪元大学学院,展开此次参访行程。 逢甲大学随行代表包括学生事务处学务长彭德昭、国际事务处国际事务长刘霈、校友联络暨就业辅导室秘书王欣及国际事务处秘书李德明,与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博士、学术部暨推广与专业技术学院主任李泉氚、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伍燕翎、资讯科学与电脑研究系主任孔国梁、国际交流处主任陈心瑜及公关处副主任吴振声进行交流。 逢甲大学的前身“逢甲工商学院”创立于1961年。1980年8月1日正式改制为大学。目前设有八个学院,学生将近二万人,全台唯一获得教育部「办理完善、绩效卓著」赞誉之综合大学。2013年获全国最优教学卓越大学。 在交流中,莫校长表示,海青班的成功意味着技职的崛起,因此针对海青班与技职专班的需要,本校设有技职教育中心,同时也与City & Guilds合作。李校长说,改变海青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可继续升学。 此外,除了参访新元,也将出席马来西亚逢甲大学校友会30周年“逢甲之夜”周年庆晚宴。双方在交流当中收获不少,也期望日后在学术研究有更密切的联系以及国际上的合作,加强往来,互相受益。

Read More

台湾长庚大学管理学院参访新纪元大学学院

(新纪元大学学院26日讯)长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古思明教授与商管专业学院办公室经理周仰亲,於2013年11月26日上午抵达新纪元大学学院,展开此次参访行程。 抵达后,随即受到学术部主任暨推广与专业技术学院主任李泉氚与国际交流处主任陈心瑜热烈欢迎。首先,由李主任介绍创校历程与学校背景,接着播放马来西亚华教历史与新元介绍短片。在交流中,双方互动热络。 长庚大学创办人王永庆先生继1976年创办长庚纪念医院后,於1987年4月创设长庚学院。至1997年8月获教育部核准正式改制为「长庚大学」,具有医学、工学、管理等三个学院。 目前,全校设有医学、工学、管理等3个学院,将近30系所,专任与兼任教师约1200多位,而学生人数共有7200。长庚大学是唯一进入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私立大学,与10所知名国立大学并列。

Read Mo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