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郭思韵 助理教授

注册处(考试组)副主任
suin.koay@newera.edu.my

学历:
中国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两汉方向)文学博士
中国清华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方向)文学硕士
中国清华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专科文凭

专业领域 
主修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
汉代文学、思想文化、谶纬学;
本土华人社会团体。
讲授课目中国学术导读(经史)、中国学术导读(子集)、先秦两汉文学史、历代文选、诗选、诗经、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古代汉语
职历新纪元学院中文系专任讲师(2013-2018)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2018-)
新纪元大学学院注册处助理主任(考试中心)(2019-)
马来亚大学语文暨语言学院兼职讲师(2015)
其他专业相关资历、职务等新纪元学院中文系《中文人》编委(2013-2015)
马来西亚汉学研究会副会长(2015-2018)
马来西亚汉学研究会《马来西亚汉学刊》学刊委员会、学刊编辑部委员(2016-))
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编委(2017-)
北京大学校友会会员(2018-)
马来西亚汉学研究会署理会长(2018-)
相关成果 
学位论文 【专科】《从“残”、“美”到“残美”——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残美”意象及其形成与发展》,新纪元学院中文系2002年毕业论文,莫顺宗博士指导。

【学士】《古典文学剑意象的原型及流变》,清华大学中文系2005年学士学位论文,孙明君教授指导。

【硕士】《唐前五行关联图式的文学性叙事》,清华大学中文系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孙明君教授指导。载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S2)。

【博士】《汉代谶纬研究——以渊源流变、内容构成及对文史写作的影响为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傅刚教授指导。
专著【专著】
  1. 《奋楫商海五十秋,躬耕华社四十春:一代儒商吴德芳》[Tan Sri Datuk Dr Ng Teck Fong, A Great Confucian Entrepreneur of His Generation-50 years of assiduous work in entrepreneurship, 40 years of dedicated service to the Malaysian Chinese Society](双语),加影:新纪元大学学院,2018年8月。
【编著】
  1. 《琅琅其璞:新纪元中文系二十昭华》,雪兰莪: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2018年7月。
【参著】
  1. [中国]刘石主编,清华大学中文系《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中国]刘石、杨旭晖主编,清华大学中文系、苏州大学《唐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宋词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12。

论文(已刊)
  1. 《士人之啸声情怀及其特质•上》,载[马来西亚]《中文•人》东南亚汉学专号第3期,2007年4月,页72-79。
  2. 《士人之啸声情怀及其特质•下》,载[马来西亚]《中文•人》现代马华专号第4期,2007年10月,页86-91。
  3. 《假经史以骋思,稽经史以征实,补经史之阙失——由经史角度论〈拾遗记〉的著、录与接受》,载[马来西亚]胡月霞主编《2008年中国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中文系,2009,页106-133。
  4. 《马币“Ringgit”非源自闽语“龙银”及“龙银”原指日本“円银”辨》,载[马来西亚]《中文•人》第9期,2010年4月,页41-46。
  5. 《从〈世说〉语境中的〈论语〉说起:兼论“赋诗断章”传统的变衍》,载[马来西亚]《南方学院学报》第6期,南方学院出版社,2010,页59-73。
  6. 《汉郊祀歌的“邹子乐”与东汉两用〈朱明〉小议:兼论与〈帝临〉之关系》,载[中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3期(总第78期),页15-24。
  7. 《“律”的创作式——论汉纬书中五行关联图式的文学叙事》,载[马来西亚]林水檺主编《汉典新议——第六届汉学研讨会论文集》,雪兰莪: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2.6,页137-161。
  8. 《谶纬语境中的録、籙、禄之概念辨析——兼论其中“禄”、“绿”属性的渊源》,载[中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1期(总第88期),页4-17。
  9. 《日本学界的谶纬研究及其论著题录》,载[中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8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页239-270。
  10. 《先秦“言道”观及其与“诗言志”说的渊源》,载[马来西亚]《学文》第5期,2014年4月,页13-23。
  11. 《乐与诗的错综——周汉南朝郊庙歌辞探究》,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新纪元学院,2015年第4卷第1期,页23-33。
  12. 《谶纬、符应思潮下“封禅”体的与时因变及评介——以〈文选〉“符命”篇为主线》,载[中国]《文学遗产》2016年第2期,页26-35。
  13. 《河图的“绿图”别称、“绿字”形态之生成与流衍》,载[马来西亚]《马大华人文学与文化学刊》,第4卷第2期,2016,页18-38。
  14. 《气、调之间——范云与其诗歌写作》,载[马来西亚]余历雄主编《汉学与佛教:第十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金宝:马来西亚汉学研究会,2016,页139-160。
  15. 《纬配经论析:经谶的经艺流别及对经学的轨蹈——以〈春秋纬〉与〈春秋〉教为中心》,载《马来西亚汉学刊》创刊号,2017,页57-71。
  16. 《〈图谶〉中〈河〉〈洛〉的内容体系与“经谶”的取资发挥》,载《汉学与传统文化:第十一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金宝:马来西亚汉学研究会,2017,页43-66。
  17. 《〈谶纬与汉代文学〉述评》,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第六卷第二期,2017年12月,页121-124。
  18. 《吴德芳:以公益为第二事业的一代儒商》,载[马来西亚]莫顺宗主编《马新慈善家》,加影:新纪元大学学院,2018年7月,页346-376。
  19. 《宇宙图式关联思维的文学意义及其对文化意象构筑的隐性引导与衍化》,载[马来西亚]《韩江学刊》,第1期,2019年2月,页123-155。
  20. 《谶纬文献中的“图谶史”建构及孔子与“河洛图书”之关系递变》,载[台湾]《淡江中文学报》,第40期,2019年6月,页45-76。
  21. 《方寸海纳铸风骨:会通中西而别出杼轴的美籍华裔水彩名画家——徐靖沂》,载《为校争光:南洋大学校友蜚声国际的学者与专才》,加影:新纪元大学学院陈六使研究所,2019年,待刊。

论文(会议)
  1. 《假经史以骋思,稽经史以征实,补经史之阙失——由经史角度论〈拾遗记〉的著、录与接受》,[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主办“2008年中国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9月6日-7日。
  2. 《“律”的创作式——论汉纬书中五行关联图式的文学叙事》,[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主办“第六届汉学研讨会”,2009年8月21日-22日。
  3. 《“立”之承载:春秋“言”道及其界域裁度——兼论与“诗言志”说的渊源》,[马来西亚]马来亚国立大学主办“第一届马来西亚中文系/中文专业研究生学术发表会”,2010年8月21日。
  4. 《汉郊祀歌的“邹子乐”与东汉两用〈朱明〉小议:兼论与〈帝临〉之关系》,[中国]北京大学主办“众声喧哗的中国文学——首届两岸三地研究生中文论坛”,2010年10月25日-27日。
  5. 《气、调之间——范云与其诗歌写作》,[马来西亚]汉学研究会主办“第十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2014年11月8日-9日。
  6. 《〈图谶〉中〈河〉〈洛〉的内容体系与“经谶”的取资发挥》,[马来西亚]汉学研究会、马来西亚南京大学校友会主办“第十一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2015年8月1日-2日。
  7. 《河图的“绿图”别称、“绿字”形态之生成与流衍》,[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所承办“第六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暨纪念黄永年先生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年10月17日-18日。
  8. 《〈周书•顾命〉东序“河图”考——“顾命”视角下“河图”之名实与渊源》,[中国]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主办,“第七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辰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理工大学,2016年10月14日-15日。

科研项目
  1. 2007年,参与中国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负责郑獬、章楶、王安国、孙洙、晏几道、刘一止、李曾伯、方岳、萧泰来等人词作数十首,成果已由中华书局出版。
  2. 2007年,参与中国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唐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负责郑獬、章楶、王安国、孙洙、晏几道、刘一止、李曾伯、方岳、萧泰来等人词作数十首,成果已由中华书局出版。
  3. 2016年(已交稿),参与新纪元学院陈六使研究所“南洋大学人物集出版研究计划”《为校争光:南洋大学校友蜚声国际的学者与专才》,负责撰写徐靖沂的部分。
  4. 2017年,参与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新慈善家》出版研究计划”,负责撰写丹斯里拿督吴德芳的部分,成果已由新纪元大学学院出版。

写作/翻译等【写作】
  1. 《情情缘行行》,[中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苑》第46期,2007年2月。
  2. 《文言书信》,载[中国]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附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页242-243。
  3. 《琅琅其璞,昭昭廿华》,载《琅琅其璞:新纪元中文系二十昭华》,雪兰莪: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2018年7月,页183-184。
【翻译】
  1. 巫诗汉译:《Nahmar Jamil〈Negeri tercantik(最美丽的国度)〉》,载[中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苑》第42期,2006年10月。
  2. 巫诗汉译:《Baha Zain〈Rahsia alam(大自然的奥秘)〉》,载[中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苑》第43期,2006年11月。
  3. 巫诗汉译:《Azmi Yusoff〈Senandung orang berkasih(恋歌)〉》,载[中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苑》第44期,2006年12月。
  4. 巫诗汉译:《Usman Awang〈Dari bintang ke bintang(此星到彼星)〉》,载[中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苑》第45期,2007年1月。
  5. 巫诗汉译:《Wong Yoon Wah〈Buah-buahan Asia Tenggara:Manggis(东南亚水果之山竹篇)〉》,载[中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苑》第50期,2007年5月。
【其他】
  1. 《1993年“百万松柏献华教”植树平面图》,载[马来西亚]《中文人》,总第18期,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2018,页11。
  2. 《1993年“百万松柏献华教”植树人芳名录》,载[马来西亚]《中文人》,总第18期,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2018,页12-13。

获奖记录
  1. 2005年1月,[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中文系专业总成绩优异奖。
  2. 2006年7月,[中国]清华大学,校学位论文优等奖。
  3. 2006-2007年度,[中国]清华大学,校综合优秀三等奖。
  4. 2006-2009年度,[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优秀外国留学生奖。
  5. 2010-2011年度,[中国]北京大学,校学习优秀奖。
  6. 2009-2013年度,[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优秀外国留学生奖。

讲演经验
讲题地点 年月
1快乐学古文怡宝育才中学2014.11.17
2读中文系的人:说国外留学新纪元大学学院2016.9.7
3从辛亥革命到国共内战新纪元大学学院2017.3.15
4古典诗歌的鉴赏新纪元大学学院2017.7.17
Back To Top